【Stand News 立場新聞】7.21 尋源
Video Item Preview
Share or Embed This Item
- Publication date
- 2021-07-22
- Topics
- Stand News, 立場新聞, 7.21 尋源, 反送中運動, 反對《逃犯條例》修訂草案運動, 何君堯, 中聯辦, 7.21, 7.21 兩周年, 7.21元朗, 大數據, 7.21 尋源, 風中微塵, 程振明, 梁福元, 曾樹和, 珍惜群組, 守護香港大聯盟, 得元朗得天下, 李璧而
- Language
- Chinese
- Item Size
- 976.8M
【Stand News 立場新聞 2021.07.22】7.21 尋源
7.21 兩周年,事件由最初公認的白衣人無差別襲擊,變為建制所指有「暴徒」帶人入元朗掀起衝突。
究竟 7.21 襲擊前發生過什麼事?當中有沒有假消息假文宣?閉路電視還見到幾多鄉事派頭目?
《立場新聞》檢視網絡大數據、閉路電視與網絡片段,繼續追尋新線索。
【補充後續發展】
《7.21 尋源》報道播出後兩天,個別傳媒包括《文匯報》及《巴士的報》分別引述「警方調查」及「權威渠道消息」,指「得元朗得天下」圖片較微博大 V「風中微塵」,早約一小時出現於 Telegram 群組一個名為『公海總谷 2.0』求助、討論、情報交流區中,由一個叫「戰無不勝」的用家所發布。
「公海總谷 2.0」屬私人通訊的 Telegram 群組而非用於發布消息的Telegram 頻道,其內容因此不涵蓋在我們調查所使用的公眾社交媒體數據資料庫中。至於傳媒引述資料的內容及截圖真偽,由於「公海總谷 2.0」群組目前只存有最近一年的討論、並未載有 2019 年 7 月時份的內容,《立場新聞》目前並無更多資料查證核實,及追蹤該時段在私人群組內的消息傳播過程。
7.21 襲擊事件兩周年前夕,有一個小小的新發展
當夜背脊被打得花斑斑的廚師蘇先生,和另一個步履蹣跚的 7.21 傷者林婆婆,一同走上律師樓簽字,撤回向警方的索償。
案件另一索償人林卓廷已還柙,代表律師何俊仁又入獄,他們只好無奈放棄。
兩年後的今日,蘇先生說元朗西鐵站不再有文宣,元朗不再有每月 21 號的紀念集會,但紀念「不在牆上、在心中。」他繼續在連登討論區講 7.21,大部分時間網民無反應,但念念不忘、必有迴響。
他在一個帖文提出的觀察,帶來了新線索,成為今次《立場新聞》調查報導的第一步。
那一夜,元朗有個白衣小遊行
任職廚師的蘇先生,2019 年 7 月 21 日晚上九時多下班時,在元朗鳳攸北街被一班白衣人以藤條襲擊。去年他接受《鏗鏘集:誰主真相》訪問,在錄影廠比對網絡片段施襲者和閉路電視的影像,在鏡頭前不勝唏噓說:「想不到我第一次認人的程序,竟然不在警署,而是以這形式認人。」
節目播出後,他便接到警方邀請進行認人手續,前後認了兩次,但他也認不到人。他說一來當晚被襲擊時抱頭閃避看不清,二來事件相隔一年,印象變得十分模糊:「為何事隔一年後才找我認人?一年了,甚麼記憶也沖淡了,怎會認到人?」
不過他並無放棄追查,他從網上片段看到,7.21 當晚鳳攸北街由傍晚時分已開始聚集白衣人,人數數以百計。在八時左右,有幾十人拿著「保衛元朗」、「保衛家園」的標語和區旗遊行,而蘇先生發現帶頭遊行的女士,是珍惜群組的召集人李璧而。
蘇先生於是在去年 7.21 前夕,在連登討論區出帖討論這線索,誰知很快有網民留言,在一條聽到李璧而用大聲公喊「元朗保衛軍、志願軍」的片段中,見畫面上有一名男子身上戴著「守護香港」糾察牌。這男子與當日瘋傳的一張在酒樓內、白衣人手持藤條的大合照中的人士非常相似。
追查方向一:「守護香港大聯盟」糾察牌
記者於是比對 2019 年 7 月 20 日,由「守護香港大聯盟」在添馬公園舉行的撐警集會相片,發現 7.21 的「守護香港」糾察牌和 7.20 工作人員身上的糾察牌一樣。再翻查網絡片段,我們進一步找到 7.21 當晚,有另一男子同樣戴上「守護香港」糾察牌,跟在場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合照。
回帶到 7.21 前一日,時任《香港經濟日報》副社長石鏡泉在「守護香港」集會台上說:「屋企有藤條呀?找藤條出來!找長一點來打仔!屋企沒有藤條如何呀?我們去五金鋪,買直徑 20 毫米的水喉通。我們要來做甚麼?教仔。」石鏡泉之後發聲明撤回言論及致歉,表示不贊成任何暴力,並且事前對 7.21 襲擊毫不知情。
記者上周向「守護香港大聯盟」召集人兼發言人黃英豪查詢,大聯盟在 7.21 當晚有沒有舉行遊行?當晚帶糾察牌的男士,又是否「守護香港大聯盟」的工作人員?大聯盟回覆指,7.21 當日沒有舉行任何行動,而「守護香港」字樣在 2019 年時「黑暴分子也在使用」,請記者「也去問黑暴分子為甚麼要策動當晚暴亂?」
記者之後聯絡到在 7.21 元朗小型遊行帶頭的李璧而。她接受訪問時說,自己也曾在「守護香港大聯盟」集會上做糾察,擁有同一張糾察牌。但7.21 當晚的遊行是元朗居民自發組織,和她任召集人的「珍惜群組」或者「守護香港大聯盟」均無關係,不清楚為何有人會戴上糾察牌。
李璧而強調,7.21 當晚的遊行是為了守護元朗,她也為被指摘是「黑社會」的人士呼冤:「他們守護自己的家園而被迫還手,這就是真相。事實就是這樣,講一百次這都是真相。」她口中的真相,還包括在 7.21 前夕網上流傳的「得元朗得天下」文宣;這張被她形容為「嚇死人」的圖片,令他們相信示威者要「光復元朗」,所以他們要上街聚集、守衛元朗。
僅僅兩年,7.21 事件的論述,由最初公認的白衣人襲擊市民,演變成建制所指的「(示威者) 不入元朗就不會有衝突發生」。這論述不但出現在監警會於去年發表的專題報告,甚至成為律政司在 7.21 白衣人暴動案的開案陳詞內容。
當「示威者帶人入元朗」成為建制論述
7.21 襲擊事件發生 19 個月後,8 名白衣人的暴動及意圖傷人案於今年 2 月底開審。當公眾期許歷時 25 日的審訊能更接近 7.21 真相時,控方的開案陳詞反高潮地惹來更多疑竇。控方於開案陳詞特別以兩段文字講述 7.21 襲擊案背景,提到 2019 年 7 月 16 日的元朗反修例運動放映會事件。
控方指放映會其間有持相反意見人士與活動示威者發生衝突,之後「互聯網開始有訊息呼籲人們參加 2019 年 7 月 21 日在元朗舉行的公眾集會,以抗議 2019 年 7 月 16 日的放映會遭人滋擾。有人亦在網上呼籲保衛元朗家園,把示威者趕出元朗。」
這些內容惹來法官葉佐民質疑指,7.16 事件與 7.21 案控罪有何關係?為何要特意在開案陳詞加入、甚至傳召證人解說?控方代表周天行指有關內容具「關鍵性」,因為 7.16 事件「引致」7.21 事件。
法官繼而質問 7.16 衝突的涉事人是否即 7.21 案被告?控方是否指控同一班人自 7.16 事件後已有組織、有計劃地參與暴動?否則就不應「浪費法庭時間」處理與案件無關的內容。控方最後承認兩者無關聯而刪除內容。
控方加入相關內容的意圖外人無從得知,唯一能肯定的是有關論述,與監警會報告內容一脈相承。報告引用聲稱來源是連登討論區的「得元朗得天下」圖片,指 7.16 放映會後有網上訊息呼籲 7.21 公眾集會。
記者於是分析互聯網上的歷史數據,查證核實此說法。
追查方向二:從大數據追尋「得元朗得天下」
《立場新聞》獲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協助,透過中心搜集滙合的公眾社交媒體資料,搜索包括連登、高登等多個討論區,以及超過十萬個微博帳戶、數以千計 Facebook 專頁、IG 帳戶、Telegram 頻道發布的歷史內容。
我們使用元朗及「得元朗得天下」圖逆向搜尋,結果發現 7.16 後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提出「光復元朗」,但並沒有提出在 7.21 進行、亦沒有相關文宣,主流聲音更強調要先集中 7.21 的港島區遊行。
在我們所掌握的公眾社交媒體數據資料中,較連登討論區更早公開發布 721 元朗集會消息及監警會報告引用的「得元朗得天下」圖,是一個叫「風中微塵」的微博帳戶。從資料流傳的過程中,相信「風中微塵」是較早發帖者,尚要追溯,所以我們曾透過微博向她查詢,希望了解她從甚麼渠道獲得有關集會訊息和圖片,但她一直未有回覆。這位「風中微塵」曾接受新華社訪問,自稱「香港警嫂」。
「風中微塵」出帖後不夠 30 分鐘,有關消息開始在 Facebook 建制公開群組出現,更有建制網民附加「元朗一眾鄉紳恭候你們」的圖片。
連登討論區第一次出現「得元朗得天下」圖是在「風中微塵」發帖後約一小時,內容是澄清有關消息屬謠言,之後出現的內容大部分也是相同性質。至於 Telegram 頻道,也是在「風中微塵」發帖後約兩小時才出現該圖,但已加上「假消息」字眼。是次發現與監警會報告指,連登討論區用此圖呼籲人參加元朗集會,並不相符。
監警會僅以口頭回覆我們的查詢,指報告是根據當時搜集的資料撰寫而成,他們沒有補充。
《7.21 尋源》報道播出後兩天,個別傳媒包括《文匯報》及《巴士的報》分別引述「警方調查」及「權威渠道消息」,指「得元朗得天下」圖片較微博大 V「風中微塵」,早約一小時出現於 Telegram 群組一個名為『公海總谷 2.0』求助、討論、情報交流區中,由一個叫「戰無不勝」的用家所發布。
「公海總谷 2.0」屬私人通訊的 Telegram 群組而非用於發布消息的Telegram 頻道,其內容因此不涵蓋在我們調查所使用的公眾社交媒體數據資料庫中。至於傳媒引述資料的內容及截圖真偽,由於「公海總谷 2.0」群組目前只存有最近一年的討論、並未載有 2019 年 7 月時份的內容,《立場新聞》目前並無更多資料查證核實,及追蹤該時段在私人群組內的消息傳播過程。
追查方向三:由 7.11、7.16、到 7.21,還有什麼鄉事派人物在現場?
對於 7.21 襲擊事件如何發生,建制與非建制各執一詞。無可否認的是,在 7.21 當晚的雞地集會上,我們不難發現建制和鄉事背景人士的身影。
網上流傳的片段所見,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到場與白衣人握手,我們發現陪同他握手、曾任其競選義工的黃四川,與在 7.16 放映會衝突後,跟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對話和拍膊頭的男士非常相似。而黃四川有份與李璧而一起帶領「保衛元朗」的遊行,而在白衣人進入西鐵車廂襲擊市民後,黃四川更在月台拍掌。
7.21 當晚的閉路電視也見到十八鄉鄉委會主席程振明、前主席梁福元、屏山鄉委會前主席曾樹和的身影,其中曾樹和曾與現場的白衣人搭膊頭,也曾與多名白衣人聚集在鳳攸北街,當日有人手持條狀物。
黃四川拒絕接受記者訪問、曾樹和回應查詢指「無可奉告」、程振明和梁福元則指已忘記兩年前的事,程更指雞地集會與六鄉無關,「是何君堯舉辦的」。我們多次向何君堯查詢,他一直未有回覆。
我們確認程振明、梁福元、曾樹和均曾出席 2019 年 7 月 11 日舉行的十八鄉鄉委會就職典禮,在該典禮上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部長李薊貽曾發言:「我相信這幾個月亦可以讓大家做足充分準備,亦不會讓他們來到元朗搞事。」
而中聯辦在 7.21 襲擊五天後發聲明,強烈譴責有人惡意造謠將中聯辦與元朗暴力事件「聯繫到一起炒作」、惡意抹黑中央駐港機構形象。
文 / 鄭思思、蔡玉玲
- Addeddate
- 2021-07-23 17:48:57
- Color
- color
- Identifier
- stand-news-2021.07.22-7.21
- Scanner
- Internet Archive HTML5 Uploader 1.6.4
- Sound
- sound
- Year
- 2021
comment
Reviews
There are no reviews yet. Be the first one to
.